【閱讀】注意力商人:他們如何操弄人心?揭密媒體、廣告、群眾的角力戰


Posted by pomelyu on 2021-01-31

這本在說傳播和廣告業的歷史。不論是廣播、報紙、電視都曾經是注意力商人,收割群眾的注意力,轉賣給廣告商,而廣告業也是注意力商人,吸引群眾,促使他們購買某項產品。

  • 一開始先從報紙說起。報紙一開始多為仕紳所贊助,因此賺錢的管道就是單純的販售,售價高昂。直到「紐約太陽報」的出現,以低廉的售價搶佔市場,再把觀眾的注意力賣給廣告商。不過在力求吸引力的同時,也使得內容變得低俗、空洞。
  • 下個階段是「海報」,尤其是大幅的海報,開始佔據街景。這時期最有意思的是一戰時英國的徵兵宣傳,透過海報最終才招募足夠的兵員。
  • 接著是廣播,一開始廣播帶有一些理想主義,希望有教化的目的,而且廣播深入家庭,因此一開始不被看好。直到 CBS 進入市場。
  • 納粹德國應用廣播非常的徹底,甚至還開放廉價版的收音機擴大普及率。透過廣播得以讓個人放下自己,追求更高層次的群體目標。
  • 人們一開始收看電視就像看電影一樣,全神貫注。「黃金時段」是少有自由國家中可以讓國民在固定時間聚集的時刻。另外,由於一開始沒有遙控器,而且頻道較少,大家幾乎都固定某一台看。
  • 隨著尼爾森收視率調查從廣播先出現,之後轉到電視。電視開始為了收視率,迎合觀眾,導致品質下滑。
  • 後半部開始講第三螢幕「電腦」造就的網路時代以及之後的社群時代,還有第四螢幕「行動裝置」的出現。
  • 就像報紙、廣播、電視一樣,網路一開始的出現也是有正向傳輸知識的意涵。但最早成功的「美國線上」卻是靠著社交功能,當時的匿名聊天室非常風行,使用者可以在聊天室裡用隱藏的身分談一些不敢談的事情,尤其像是有關性的議題和渴望。同時間還有部落格的出現。
  • 但匿名的討論區很容易受到幾個酸民而破壞,再那之後反而是標榜實名的社群時代。FB 最開始從校園出發,當時已有一些類似的公司,但大多是從陌生人交友圈開始、而且有軟體技術上的問題。
  • facebook 本身就是美國大學校方製作的學生目錄,用意是讓新生認識彼此,哈佛也推出電子版的 Facebook ,但後來被 FB 超越。
  • 社群的時代讓每個人開始展現自己,並連結原有的實體互動。但往往只展現好的一面,這也造成使用者的焦慮和心理負擔。
  • Google 的「關鍵字廣告」可說是創舉,因為他只在你要尋找產品時出現,FB 後來也開始根據使用者資料引入廣告。
  • 每個時代都可以看到使用者最終對注意力商人的反撲,而許多公司的成功也是藉著維持功能和廣告間的平衡。
  • Instagram 引進「自拍 selfie」的功能。這也是 2012 年《牛津辭典》的年度字彙
    Netflix 推出「紙牌屋」,造就了 binge watching 一口氣看完,這是 2013 年的年度字彙。這造就高品質電視劇的回歸,使用者討厭廣告,而回歸到會員制,但能享受不被打擾體驗的電視劇。過去的電視劇多為「單集的」,觀眾可以在任意時間加入。但「影集」卻完全不同。
  • 現在電視方面的營收已經有 50% 以上藉著付費的影集。
  • 現在是訂閱制的時代,傾向用金錢換取高品質的服務,而不是過去一段時間被免費吸引而當作注意力商人的商品。但廣告會與時俱進。其實就是一種反撲。

#閱讀







Related Posts

記一次幫開源專案 spectrum 修 bug 的經歷

記一次幫開源專案 spectrum 修 bug 的經歷

[論文筆記] VILLA

[論文筆記] VILLA

[Oracle SQL Debug] 解決ORA-01489的問題

[Oracle SQL Debug] 解決ORA-01489的問題


Comments